2007-02-26

这片自留地

2007年最盛大的节日终于过去了,时光交错的时候总想留下点什么,却除了喧闹似乎一无所获。决定不再放任自流,不再过着空白的生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越来越喜欢极端,喜欢大起大落。安静时不喜欢丝毫的打扰,任自己在寂静中沉淀、融化;喧闹时却想宣泄掉所有的情绪,恢复真空。生活中悲苦也好欣喜也罢,都可以安然接受,却最最接受不了平淡和空虚。每每在这一刻,周身都会被恐惧围绕,任自己如何努力挣扎也轻易跳脱不出,直到耗费掉所有的心力为止。渐渐,开始厌烦了这种间歇式的忧郁,急迫地希望找到一个出口,不想再彻夜难眠、静坐到天亮。

辗转了几个有名气的地方,才发现这片自留地真是清净。它没有繁杂的分类主页,没有各种或歪曲本意或缺乏品质的推荐,更没有貌似热闹却毫无意义的争论。这里每个人都默默地耕耘,不会被门外的喧嚣干扰。静静地做着自己,守护自己,却并不寂寞。因为同在一个园子里却挤满了各种操着不同语言的角落,不用人云亦云,更不用去介意是否被看懂。

于是安心的留下来,自娱自乐。

2007-02-10

[原]《面纱》及随想

前几天在家看了《面纱》。从最开始看到尚文婕的那首面纱主题曲的《梦之浮桥》的MV时就已经下决心要去看这部片子。可是当时上网一查华星,那个无良无德的黄大胸占据了所有我方便看电影的时间,《面纱》那时候只有早上九点和晚上五点这2场,五点那场还是VIP场,120一张!汗,只好等着这场无德的垄断过去,再陶票子做个维护知识产权的好市民。谁想,这一等等到《面纱》下架也没赶上……算了,给自己一个省钱的机会,我回家down去……

  花了一个晚上观赏了这部中国味道浓重的好莱坞电影——绵延苍兰的山脉,幽幽的江水,简朴宁静的乡村生活,优美动人的背景音乐,以及细腻感人的情节……这一切都很符合我的口味,柔软了我的心。

  影片犹如一幅迷雾缭绕的水墨山水画,用一种温暖的色调描述着一个背叛与救赎的爱情故事。一位渴望浪漫爱情的妻子,一位呆板不知情趣的丈夫。一次必然的身心出轨,一场自虐般的残忍惩罚。一份轻浮不堪一击的感情,一份浓厚炙热的爱情。一个安宁祥和的村落,一场肆虐狂乱的浩劫……就在这样充满不和谐的气氛中,两位主人公从最初的陌生走向了解,到最后男人用自己博大的胸襟和炙热的感情原谅了妻子的不忠,救赎了他们自己也唤回了他们的爱情。当最终男人因为工作而染上霍乱离开了他所爱的女人的时候,这个刻板保守却又执着坚定的男人彻底征服了我的心。

  一个能够承担生活赋予的责任的男人是让人敬佩的,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在原谅了妻子的背叛之后,欣然的接受那个可能不是自己的骨肉的孩子,也能依然留守在霍乱疫区坚守自己的岗位——尽管他最初是为了惩罚女人的出轨才自愿带她奔赴疫区的。

  一阵感慨之后,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一位前同事——一个视爱情如生命的年轻女孩。她就如同影片里的吉蒂一样,渴望着浪漫的爱情。她一直努力的寻寻觅觅着,却总是碰不到一个可以为之停留的好男人。于是,她的爱情渐渐变得轻浮而又廉价。她总是轻易的看上一个能够引起她感官刺激的男人,将他视为爱情的载体,与他享受肉体的欢愉,沉醉在爱情最初的甜言蜜语中……然后在激情退去后、在真实面前,一次次地挫败、逃离,最后悲愤地痛斥着男人的谎言和无耻。

  这样的故事生活中已经不止一次的遇到了,很多人都把爱情的浮华表面当作珍宝,却无视责任在爱情中的分量。责任就如保鲜剂,看似沉重,却往往能保持爱情的纯粹不腐。或许有一天她会明白一个懂得承担责任的男人才会给她渴望的温柔港湾。还是停止她那些自我陶醉的爱情游戏吧。

文怡的美食厨房

 第一次认识文怡的美食是从一个美食的论坛上。她耐心又详实地讲解着一个个简单又精致的家常菜,让人看着舒服又亲切。后来又知道了她的博客,那上面除了她用于美食介绍的文字与美图,还有她自己的小故事,以及一首首让人分外放松舒适的音乐。于是看她的博客就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

  她管自己叫超级丑瓜,可是她的人和她的文字一样清新而秀丽,带给你微风拂面般的舒适。后来渐渐知道她坚持在网上用文字与图片讲解着美食已经有2年多了,从论坛到博客再到电视台,她从一个小小的业余爱好者、一名小小的主妇,慢慢地成长。不仅厨艺大长,就连摄影技术也是越来越专业,照片犹如美食杂志中一样精致。在现在这个很多女孩子都不愿下厨烟熏油污自己的年代里,她不仅仅将其作为爱好,还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竟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这里面汇集了多少热情、心血与智慧,令同样是主妇的我汗颜。当我自己还为这样的身份而整天垂头丧气忧虑不已的时候,文怡早就为自己开辟出这片新天地,每天开朗乐观地忙碌着,又不失女人的优雅与细腻。让我由衷地钦佩她的才气与睿智。

  她说自己是非常热爱美食的,所以才会有她这几年来执着、不厌其烦地用一副副的清晰的分解照片和详实的文字来介绍一个个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还在文后附上自己的心得体会,非常的实用。不仅让你体验到操作的简单与乐趣,更能感受到她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快乐与幸福。

  她把自己现在的工作形容为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又全身心地去享受美食带给她的一切欢愉。我想,这也许就是她的博客之所以这么吸引人的原因吧。在这个怀疑一切、物欲横流的浊世里,还有一个小小的角落让人相信着生活的简单、真实与美好。就像在冬日里享受着午后慵懒的阳光一样舒畅,让人心仪。

  最后,悄悄地对自己说,一份小小的坚持就能成就一份事业,不要轻易的放弃自己的梦想。

2007-02-09

[原]美剧《Heroes》以及Fans天地

我曾经是Lost的超级Fans,混迹于各个Lost相关的粉丝论坛。尽管剧情发展的超慢无比又荒谬滑稽(编剧整个就是一大忽悠)。可我还是会每个星期早早的趴在verycd里,眼吧眼望地盼更新。即便知道短短几十分钟进展不了什么,可就是想看看这些倒霉蛋们在岛上又发生了什么匪夷所思的事儿,还有可爱的小骚儿又被谁欺负了(尽管大部分都是他自找的,谁让他帅的人见人恨啊,没天理啊)……可惜,自打这些野蛮人“others”突然变成“文明人”之后,我就彻底对Lost失去了兴趣。

我很怀念当初那个对小岛充满无知恐惧、和满满的幻想时候的Lost。可是眼看着剧情越来越不能自圆其说,里面的几个主角也跟精神分裂似的一会儿一变让人摸不着头脑(唯独不变的就是对小骚儿的欺负,怒),也难怪它的收视率一降再降。然后,就在这个时候,Heroes隆重登场!!

尽管Heroes如同X战警,4400一样,说得都是变种人拥有超能力的故事,题材并不新颖。但是它紧密的剧情却一下子提起了我的兴趣以及巨大的想象空间。我于是又彻底沦为Heroes的超级Fans。从第一集起,我就放弃了的Desperate Housewife,PrisonBreak,Lost……每周2晚上早早的就打开emule,等着最新的一集更新出现在verycd上。短短的一集,真的是无法满足我们急欲了解究竟会发生什么的欲望。只好跑到各个美剧影视论坛去查找最新的相关帖子过瘾。慢慢的发现志同道合者真是遍天下啊。这部剧的fans一点不比Lost的粉丝逊色,甚至有时更加火爆。不仅一帧一帧的找寻剧情线索,大胆猜测剧情发展。就连此剧的相关漫画都跟着集集更新,fans的热情可见一斑。而最可爱的就是fans们对于各种剧情和人物身份猜测时的那股认真劲。让我每每读到忍俊不禁之时,又对他们分析问题时的逻辑合理性佩服无比。

而就在我感受着这种奇妙的氛围带给我的欢乐时,我看到了下面这篇将要转载的文章。很感激这个作者的详细分析,读完之后令我对这一粉丝现象茅塞顿开,才发现原来我们自娱自乐的小小天地,早就在世界各地发展成了一股新势力,连剧集制作人都无法忽视,甚至已经转为互利互惠了。 不禁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

+ + + + + + + + + + 神秘的分割线 + + + + + + + + + + + +

转载如下: 《变种群英》与变种的美剧 /陈赛 2007-01-30

《变种群英》(Heroes)是2006年美国最火的电视剧之一,讲一个印度遗传学教授前往纽约,寻找人类基因变异的线索,却神秘死亡;几个普通人发现自己突然拥有了超能力,惶惶然不知如何面对;一个变态杀手连续行凶,手段残忍,他切开被害者的头颅,窃取超能力;纽约核爆炸的预言正一点点应验……

这是一部很另类的超人剧。剧中的“超人”们原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面对突如其来的超能力,没有人真正开心。会读心术的警察发现妻子与好友有染,知识容量赶超Google的女招待身患绝症,颓靡的画家靠吸毒画出恐怖的未来景象,拥有不死之身的女孩屡遭伤害,无助的单身母亲被“镜中的第二自我”控制,做出许多血腥残忍的事情……他们的人生姿态似乎都是往下坠落,而不是向上飞翔。唯一有喜剧色彩的是日本小职员Hiro,此人痴迷漫画,天性纯良乐观,上帝既然选择他去拯救世界,他便欢欢喜喜地接受了。这个日本演员的演技实在不算好,他原本是好莱坞最牛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的技术专家,参与过《星球大战》三部曲的视觉特效,十几年前就以日本神童的身份登上过《时代》的封面。但他的“粉丝”很多,还拿了金球奖的最佳男配角奖。有人分析说,这是因为他最符合该剧“粉丝”的自我投射。

《变种群英》的漫画气质很浓,它虽不是直接改编自漫画,但主创人员中有不少是漫画界的杰出人物,比如杰夫·洛布(Jeph Loeb)画过《蝙蝠侠》、《X战警》,也是《迷失》、《超人前传》的编剧。漫画在美国是小众亚文化,但很多媒介革新的实验都是从漫画开始,然后复制到电影、电视和游戏。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就是最先在圣地亚哥漫展上首映。2004年9月,《迷失》在ABC播出之前,也是先拿到这里看观众反应。《变种群英》也不例外,只不过它在基调上更偏向非主流漫画,离奇、黑暗、反文化,有不少血腥镜头,但很挑战观者的智力。

20年前,观众或许会觉得《变种群英》情节过于复杂,莫名其妙的角色太多,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但今天的观众经历了互联网、游戏以及种种新媒介的锻炼,反而是这种挑战智力的悬疑剧情最对胃口。普通人的超能力是怎么来的?眼镜大叔到底什么身份?这个貌似慈爱的父亲,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眼镜大叔的老婆也很古怪,整天抱着一只狗,她真的对一切毫不知情吗?变态杀人狂切开超人的头颅为什么就能获得他们的超能力?无所不在的神秘符号是什么意思?有些情节也许只是编剧故弄玄虚,甚至漏洞百出,但人们愿意相信日后必有深意。就这样,一个谜团套着一个谜团,刚刚揭开一个谜底,立刻指向一个更大的谜团,让观众不断有新谜可解。

《变种群英》第一季还没播完,已经冒出来无数个“粉丝”网站,他们在网上讨论剧情、追踪线索、钻研理论、录播客、画漫画、改编小说、设计小游戏,忙得不亦乐乎,在智力和趣味水平上都超出制作者的想象。“粉丝”文化如此蓬勃发展,不过是两三年间的事情,一切都要拜网络所赐。因为“粉丝”的参与,电视剧变成了制作者与“粉丝”玩的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制作者固然是设定游戏规则的一方,但“粉丝”的力量令他们又兴奋又恐惧。兴奋的是,“粉丝”们源源不断带来人气和新鲜创意;恐惧的是,一旦“粉丝”在智力上超越他们,这个游戏恐怕就不知如何收场了。

不久前,美国一家同性恋网站登了一篇长文,讥讽《变种群英》剧组中途变卦,故意将片中一个男同性恋变成了异性恋。对于这样的指责,如果搁在以往,导演固然哭笑不得,最正常的反应大概是置之不理,但《变种群英》的制作人提姆·科林(Tim Kring)却亲自给那家网站去了道歉信,言辞甚为谦恭:“……剧情的复杂导致了这个特殊的角色朝这个方向发展。我们对这些误导表示万分歉意,希望我们能够做得更好,当然制作电视剧经常不能面面俱到。”不是同性恋开罪不得,而是如今“粉丝”们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都令昔日的媒体精英不敢掉以轻心。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多年来致力于媒介融合与“粉丝”文化的研究。他说,在竞争激烈的内容行业,争取“粉丝”的支持是一个关键性的策略,媒体公司必须懂得如何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为自己做事。在这一点上,《迷失》是有史以来所有电视剧中做得最成功的。他们一方面在剧情和角色设计上为“粉丝”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另一方面又利用论坛、博客、播客、在线杂志、《迷失》维基等种种渠道,以及大型的在线真实游戏《迷失体验》,极力“引诱”“粉丝”的参与。他们将“粉丝”们制作的地图直接用到了《迷失》剧中,而剧中故意安排胖子赫里读的一本书,在“粉丝”的追捧之下登上了《纽约时报》书评版的排行榜。《迷失》已经发展出来1000多个“粉丝”网站,一位加州大学的音乐理论教授每星期要花20个小时在网上收集关于《迷失》的各种理论,从存在主义、希腊神话、行为心理学,直到炼狱理论。去年《迷失》的一个编剧在采访中无意间透露,观众可以读一下40年代的一本英国小说《第三个警察》,也许可以解释岛上到底发生什么,结果这本小说在亚马逊上顷刻间卖到脱销。《迷失》之后,媒体精英们对“粉丝”文化彻底改观。他们知道,电视剧的“创造”从此不再是制作者一方的事情。

提姆·科林在一次采访中承认,《变种群英》受《迷失》的影响很大。《迷失》有神秘的6位数字,《变种群英》就有神秘的基因符号;《迷失》有怪物,《变种群英》就有杀人狂魔;《迷失》有基地组织“Dharma Initiative”,《变种群英》中有神秘大亨林德曼;《迷失》里有韩国人、伊拉克人,《变种群英》里就有日本人和印度人。不过,它学得最成功的一点,却是“如何激发‘粉丝’热情”,用亨利·詹金斯教授的话说,就是创造“与‘粉丝’友好的界面”。这与收视率并没有必然关联,像《CSI》虽然收视率很高,但它的“粉丝”文化并不发达,因为它是一个个封闭的探案故事,没有给“粉丝”留出太多的发挥余地。但《变种群英》无论剧内剧外都很自觉地为“粉丝”们留出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参与空间。

首先,《变种群英》是一个多线索并进的故事,剧中角色众多,貌似各不相干,其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微妙的关系本身就很费猜量。导演喜欢用“回溯往事”的手法,剧中人似乎都有一段不可告人的过去,这些前尘往事很有做文章的余地,正是“粉丝”们的最爱,很多同人小说都是由此而来。另外,《变种群英》在角色设计上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就像《绝望的主妇》可以不断搬进来新的住户,《迷失》中不断出现新的神秘人,《变种群英》也随时可以加入一个具有不同超能力的新角色。目前,剧中涉及的超能力已经包括读心术、穿墙术、不死之身、复制、人格分裂、预测未来、暂停时间、超越时空,至于还会有哪些,就任由“粉丝”们去天马行空了。

《变种群英》有意混淆现实与虚构世界之间的界限。剧中有一本很关键的漫画杂志《第九奇迹》,剧组以这本杂志的名义成立了一个官方论坛,他们每天要光顾这里,与“粉丝”们交流。每个星期,论坛都会发布一集与剧情相关的在线漫画。NBC的主页上还有一个以剧中人Hiro身份开设的博客,煞有介事地写着这个虚构人物的生活和感情,吸引了很多“粉丝”。■——转自《三联生活周刊》

2007-02-07

阴郁的天气,下雨的心情

在家独处久了,尽管远离了工作的繁劳却也很难让自己平静下来享受独处的美好。总是越来越焦虑不安。无论生活质量如何却都总是觉得缺少一份安全感。一直都很羡慕那些可以单纯享受生活的人,不用时时刻刻地背负过多的自责与自苛。不像自己,每天反反复复地折磨自己消磨时光。

今天又是一个超级阴天。原本好不容易为自己整理出了一个清静整洁的地方,让自己享受一下久违了的慵懒阳光,谁知道才5分钟的光景天空就一片昏暗,心情也跟着灰涩下来。原有的愉悦一扫而空,不自觉地又限入了那种忧虑不已的难受心情。为什么掌控自己变得越来越艰难?心情不好的时候提不起做任何事的欲望,烦闷得想哭,却宣泄无门。心口闷闷的,眉头紧紧的,思绪也渐渐混乱不堪。很想点上一支烟,让自己感觉到生命还在流淌。想倾诉却又无从说起,心头早已经知道答案,却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好想逃开这个怪圈,重回以往的简单欢快,可是哪里还有回头路。而前路的方向又是那么扑朔迷离。

是不是太任由这种心情毒害自己才最终造成了现在的迷失?站在这个交叉路口,才知道自己的人生阶段错失了什么。懊悔已经来不及。似乎只能继续走下去,可是始终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担心从此再无机会救赎自己。这些年做出的努力却只是让自己原地踏步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人说希望永远存在,可为什么它总是躲躲藏藏让你辨认不清。而接下来又会是什么样的风景在等着你呢。

2007-02-02

凑热闹

一直都想开始真正的“写”blog,可是每每写到一半就对自己说:写的真是太无趣了连自己都看不下去……然后吐血、删除。恐怕是心理暗示多了,总觉得剖析自己分享感想是一件洪水猛兽一样可怕的事。可是看看自己那片荒芜的土地除了几张早已看腻了的风景照和零星的摘录以外,冷清的着实可怕。再想想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还是振作起来吧,说什么也要把以前放弃n百次的事情坚持下来,无趣就无趣了,谁规定的不幽默就不能写了? 就……后天培养吧,能把话说清楚了就行了。 黑色幽默太高深了,冷幽默也不大好学,咱就正经八百勤勤恳恳的当一老实孩子算了。。。(鄙视。。没骨气。。忒没远大志向了 )反正我平时就笨嘴拙舌的,既然这默幽不起来,那就委屈点当一正经人吧。
好了好了,打扫打扫,我,我要开始写博了。